柏林佛光山

20250818 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墨西哥辮子麵包編起來

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楊雅筑分享嘗試使用德國各種麵粉的心得

【人間社 普琳報導 / 王妙淨攝影】

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8月10日繼續推出夏日傳香好滋味,由7月開始在柏林佛光山進行海外實習的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楊雅筑示範「墨西哥辮子造型麵包」,13位柏林佛光山青年及義工歡喜參與。

為節省在蔬食工作坊中揉製麵糰及發酵的時間,楊雅筑先將麵糰完成放在盤中,並簡單講解:先將高筋麵粉和鹽、糖、酵母、水等攪拌均勻,麵糰拉開後呈厚膜狀,再加入奶油繼續攪拌至麵糰拉開呈薄膜狀,薄膜的破洞需成光滑圓洞,而非鋸齒狀。再將麵糰靜置發酵40分鐘,發酵後以手指輕插麵糰,留下指形凹洞不回縮,代表發酵完成。最後將麵糰分為一顆40克重的圓麵糰,3顆為一組,進入20分鐘的鬆弛階段。

在示範過程中,楊雅筑還分享自己嘗試德國各種麵粉的心得,550型號麵粉與高筋麵粉相當,405型號則可替代低筋麵粉,並介紹這次選用的植物奶油,學員們紛紛拍照記錄。

因為高筋麵粉糰直接搓長後容易回縮,楊雅筑指導大家先擀再搓,在場參與者依樣畫葫蘆,分別將40克重的小圓麵糰先擀為薄薄的長形麵片,再靠雙手大魚際處的力量,把薄麵片搓成中間粗兩頭尖的長麵條。因長髮才比較方便編出髮辮,在編辮子階段,女士們都得心應手,第一次「編辮子」的男義工張仁華,在高人指點下,也歡喜完成辮子麵包的雛形。

最後在辮子麵包表面灑上營養堅果,擠上今日新鮮調配的墨西哥醬(蛋黃醬),再直接送入烤爐。楊雅筑示範並強調,為避免過多的醬料滴流下來影響麵包的美觀,墨西哥醬只要擠在中間就可以。

二十分鐘後,墨西哥辮子麵包新鮮出爐,烘焙香味傳香四處,又將大家吸引回到大廚房。每個人都雀躍不已地與今天的手工麵包「合影」做紀念,之後就一嚐為快,讚歎自己做的麵包實在太好吃了。才第二次來寺的青年孫夢璇說廚藝不佳的自己,第一次參加「蔬食工作坊」,得到很多鼓勵和讚揚,非常開心,期待回去試做及下次能再來參與,解鎖蔬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