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佛光山

20190301 中學生採訪柏林佛光山 探討佛教對死亡的看法及態度

John-Lennon-Gymansium中學生Lea Jacobshagen及Antoscha Haensch,至柏林佛光山採訪住持妙祥法師,探討「佛教對死亡的看法及態度」。 人間社記者李常慧攝

【人間社記者 李常慧 德國柏林報導】

John-Lennon-Gymansium中學有發展資訊及傳媒等相關課程的培訓,近日校方安排學生採訪各宗教有關「結束與過去式」(Schluss und Vorbei)的相關議題,即將準備高中資格考試的12年級學生Lea Jacobshagen及Antoscha Haensch因曾到柏林佛光山錄影,所以決定向柏林佛光山預約,2月27日採訪住持妙祥法師「佛教對死亡的看法及態度」。

Lea和Antoscha詢問佛教對死亡的看法,及對臨終者的祝福方式。妙祥法師說明「死亡」與「往生」的最大不同:佛教對死亡視為搬家,因為輪迴的觀念,知道這一期生命的結束,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淨土思想讓佛教徒有一個嚮往的去處和努力的目標,所以面對死亡較不會過分恐懼。佛教助念的用意,則是幫助臨終者提起正念,安然離去。

法師也提醒,修行必須要靠自己,不能一味依賴他力助緣。佛教裡講起「無常」來,世間無常、生死無常,因此要把握當下,精進修行。而無常也不完全是消極的,星雲大師說,因為無常,好的固然會變壞,壞的也能變好。例如:我愚笨,多讀書就會變聰明;我貧窮,多勤勞自然可以致富,只要效法《阿彌陀經》裡的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壞的事情也可以修正變成好的。無常具有積極的一面,可以讓人生因為改變而充滿希望。

不同於西方的宗教死亡就是結束、只有天堂與地獄的觀念,佛教的輪迴、無常及正面思想,讓2位女學生眼睛一亮,直說「很好的想法」,感謝妙祥法師為他們上一堂寶貴的生死課程。更表示,他們的報告將會是最特別的,因為「沒有結束,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展現佛教積極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