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7月13日下午再次啟動,到柏林佛光山進行海外實習的佛光山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楊雅筑示範「沒有土豆的土豆麵包」,10位柏林佛光山青年及義工乍聽本週「主題」無不滿頭霧水,沒有「土豆」哪能叫「土豆麵包」?在實地學習及親手製作後,大家開心地呈現結合「視覺、創意及烘焙技巧」的土豆造型麵包,不但好吃,又歡喜開發新技能。
Kartoffel(土豆)是德國重要的主食之一,有多種烹調方式,可直接水煮、烘烤、油炸,德國人還會將土豆做成沙拉、餅、泥等多種菜餚;在台灣則多稱為「馬鈴薯」,以免與真正的「土豆」(花生)混淆。
楊雅筑說明土豆麵包所需的材料,並依序將麵粉等放入攪拌機中,在示範製作過程中,大家也提出如何選擇麵粉、攪拌麵糰時放入材料的次序、如果烤箱有風速旋轉,如何讓麵包不乾裂等問題。隨後,大家開始親手製作土豆造型的「土豆麵包」。
為了讓土豆麵包更有「內涵」,此次在麵粉糰內填入甜的紅豆餡,在收口及調整成型後,再用小杓柄戳出「土豆」上好像要發芽的「小洞」,最後再沾上巧克力粉,一時,就像剛「出土」的土豆,大家一邊做一邊看誰「仿真」得最像,做得不亦樂乎。
經過近20分鐘的烘烤,在期待中出爐了40個「土豆造型」的紅豆麵包,雖然有的紅豆餡竟「爆漿」,但大家看到「土豆麵包」時都興奮地喊著「土豆、土豆」!在品嚐時不禁自我讚歎「太逼真、太好吃了」!大家將土豆麵包帶回家分享給家人,也圓滿妙趣橫生的蔬食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