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佛光山

20250109 柏林佛光人慶法寶節 青年發心說法法味濃

柏林法寶節讀書會,青年吳一楠帶領大家討論〈四種法財〉

【人間社 普琳報導/攝影】

柏林佛光山1月5日舉行「佛陀成道日紀念法會」,並引用《星雲大師全集》中的妙理,由7位佛光青年帶領進行中、德、英讀書會,約70位中、德、印裔人士共同分享及展開熱烈討論。道場精心烹煮320份臘八粥,供大眾享用及帶回與親朋好友結緣。

柏林佛光山住持妙祥法師表示,讚譽青年們是「上得了廳堂 下得了廚房」。2024年柏林協會會員大會上,青年們發心承擔每月一次的典座大任,並於歲末之際付諸行動,以美味素齋供養大眾。今值法寶節之際,更踴躍擔當讀書會帶領人。

青年吳璇、駱瑩、吳一楠、孫詩雨,張仁華帶領中文組,閱讀〈布施〉、〈不忘初心〉、〈四種法財〉、〈無畏布施〉及〈禪定〉;徐曉偲於《佛法真義》中選取〈求籤與法語〉帶領英文組;劉育銓帶領德文組,從《獻給旅行者365日》中選讀〈殘缺也是美〉。7個讀書會同時在大雄寶殿和自在堂熱烈展開,參與的中、德信眾或傾聽沉思或表述己見,30分鐘的讀書會,讓人意猶未盡。

隨後各組發表讀書心得,資深信眾張秀開分享「布施」:30多年來一心護持佛堂,雖只是在廚房切切洗洗及拜佛、與來寺者交流,但深感給人一個微笑也是很好的「布施」。帶領人吳璇讚歎能堅持30多年很不簡單,期望後浪推前浪,有更多青年加入護持道場的行列。

2024年11月皈依的青年程琛分享,日常生活中有各種誘惑,道場好像一隻有力的手托住自己,讓自己「不忘初心」,每次來寺都法喜充滿,並感謝在佛堂做義工確實使自己受益。鄭一葦表示,首次在柏林參加讀書會,在「四種法財」裡體會菩提心、空性正見的重要,要廣結善緣、修菩薩道,因為在幫助他人時,更能看到自己的問題。

徐華分享由「無畏布施」的內容做為引申,小組中就著兩個生死的例子各抒己見,最終達成「每個人的價值,不由他人來認定」之共識。音樂專業的青年謝行健感謝帶領人張仁華,將〈禪定〉章節裡「都攝六根」做詳盡的講解,感受到守護六根的不易,但不管何種形式,能攝心於一處,就是禪定。徐曉偲帶領〈求籤與法語〉的英文組討論,得出「求籤不如求好因,大師的法語才給力」的結論。德文組由劉育銓帶領,討論參學、失業與擇業等困境,如何以佛法來面對。

妙祥法師總結,感謝7位青年的勇於承擔,佛法如藥,富涵八萬四千法門,讓眾生在不同時空因緣中,都能取得所需之法藥,此次拋磚引玉,期望有更多青年加入,訓練思辨能力,加深對佛法的體認;也希望大家在享用「臘八粥」,時,能品味出「醞釀、融和」的味道,感受大師從飲食中教導的「溫暖、和諧、圓滿」等真義。柏林今日迎來年度第一場雪,臘八粥和讀書會帶來身心溫暖,雖處冬日卻法味滿懷。